据人民网报道,昨日岛内媒体纷纷传出消息,民进党当局正在谋划新的对美军购事宜,此事被认为与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存在关联。有外国媒体整理出一份台军想要购买的高价武器清单,并且称台湾地区已准备好150亿美元,打算向美国新政府递交“投名状”。针对《金融时报》的相关报道,赖清德办公室发言人郭雅慧回应称,台美之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相关军事需求进行梳理和讨论,“不过当前并没有进入新阶段的讨论”。台湾地区“国防部”表示,台军兵力整建目标是根据作战需求和岛内财力逐年筹备获取相关资源。
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在台湾地区社会一系列有关“保护费”的议题引发了热烈讨论。岛内机构通过搜寻资料,汇整出网友们对于特朗普当选的10大反应,其中“要缴更多保护费”位居榜首。人们都预感到“保护费”必然是少不了的,只是没料到“特朗普效应”会来得如此迅速。路透社7日援引业界消息人士的报道称,台湾地区最大的民航业者中华航空即将敲定一笔总值约40亿美元的长途客机订单,这笔订单将由美国的“波音”和欧洲飞机制造商“空中巴士”来拆分。民进党当局的这一行为被看作是迫不及待地向特朗普交上第一笔“保护费”,这般急于表忠心的做法,实在是让人感到错愕。
展开剩余70%民进党当局向美国缴纳“保护费”的主要方式,乃是以远超市场价格去购置美制武器,且其中多数为美军所淘汰的落后武器。近期有消息称,民进党当局迫不及待地列出了金额高达150亿美元的军购清单,其中涵盖“宙斯盾”驱逐舰、F - 35战机等相对先进的武器。然而,区区几件美制武器根本无力改变两岸军事力量的对比格局。在美国的眼里,台湾地区说到底不过是一枚“棋子”,尤其在商人出身的特朗普看来,不管是价值观念还是意识形态,不管是国际政治还是国际安全,皆可被当作交易的生意。
自今年5月赖清德就职之后,截至目前还未曾有过外访经历。在接下来的数周内,他计划前往太平洋地区那些所谓的“友邦”,并在途中“过境”美国夏威夷进行窜访。据报道,在太平洋地区台湾方面所谓的“友邦”包含马绍尔群岛、图瓦卢以及帕劳。然而,到现在为止并没有消息能够确定赖清德将会窜访其中的哪一个“国家”,也无法确定具体日期。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外交部已经向美方发出敦促,要求美方严格遵守一个中国原则以及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规定,不允许赖清德“过境”美国进行窜访,不向“台独”分裂势力释放任何错误的信号,通过实际行动来维护中美关系以及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直新闻报道称,日前在秘鲁举行的APEC会议期间,中方领导人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进行会晤。在此次会晤中,中方明确了四条红线,这四条红线分别涉及台湾问题、民主人权、道路制度以及发展权利等方面。同时,中方还提出了构建中美关系的五根支柱。第一根支柱为共同树立正确认知;第二根支柱是共同有效管控分歧,在这一过程中,双方需要了解彼此的原则底线,做到“三不三多”,具体而言就是不折腾、不挑事、不越界,并且要多沟通、多对话、多商量,以冷静的态度处理分歧和意外情况;第三根支柱为共同推进互利合作;第四根支柱是共同承担大国责任;第五根支柱为共同促进人文交流。
实事求是而言,在该场合点名批评赖清德是有充分依据的。赖清德近期在两岸关系方面多次出现越界行为。他不但公然抛出“两国论”,而且竟然打算用总额达150亿美元的军购计划向特朗普示好,企图借此向特朗普展示其所谓的“自我防卫决心”。这一连串的行径,无疑是赖清德推动“台独”的有力证据。而赖清德之所以如此胆大妄为,背后的依仗正是美国政府。美国政府一直在鼓吹所谓“不许单方面改变台海局势”,若不是美方的这种态度,赖清德的野心恐怕不会膨胀到如今的地步。要知道,岛内2300多万民众并非都想追随赖清德在“台独”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其中也有部分群体已经意识到赖清德这种行径的危害。
台当局对特朗普上台后的美台关系抱持极为消极的态度。有学者特别指出,特朗普就职后,将会与大陆维持在一个中国问题上的共识,并且更倾向于支持大陆的统一政策。正因如此,赖清德愈发显得焦躁不安,甚至寻求拜登政府以获取更多支持。而拜登政府正面临即将下台的窘况,在这种情况下,其非常有必要给特朗普政府设置一些阻碍。于是,批准与赖清德进行某些“非法互动”就显得颇为顺理成章了。
发布于:江苏省